《役男交職歷練》—系列之27
「我們的晚年會是什麼樣子?」這是當我在岡山榮家養護堂推著輪椅,陪伴著失能失智老榮民(眷)時,心中不斷迴盪的問題。如果未來的我們,也會面對逐漸失能的自己,那我們的自由之身還剩下多久?
研究報告顯示,高齡長輩若疏於照顧或是離群索居,沒有時常與親友交流或是缺乏活動,就有高機率會步入晚年失智並遺憾終身。更有甚者,對家屬親眷也會造成極大的負擔,以及形成隱藏的社會問題。這是臺灣在面對超高齡化趨勢下不可逆轉的事實,而榮家所提供的安養服務,正是當前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資源。
此次到岡山榮家見學,有兩個印象深刻的行程,分別是專訪黃復老伯伯,以及陪伴失智堂的杜老師。
黃復伯伯是隨政府來臺時期的海軍退役士官,退伍後於臺灣落地生根,並把握機會在政府開放大陸探親時,回到老家為逝去的母親安葬,圓滿了老兵人生的缺憾。
而失智堂的杜老師,則是在年輕時擔任國文老師,用愛心耐心教育學生。失智後雖無法認得家人與親屬,但傳道授業的精神卻沒有隨著病症離開,反而讓身邊的照服員與住民們都感受到溫暖。
兩位高齡的榮民(眷),已是大江大海趨勢浪潮下極其幸運的一群,而我在榮家看到的,更多是已經失能失智,完全無法照顧自己的榮民。如果沒有榮家給予照顧,這群長輩們將何去何從?
我心中不禁感慨,這些年事已高的榮民(眷),心中是否還會對自己的過去有遺憾、有眷戀?在一具具失能與失智的身體骨架底下,他們是否會羨慕健康、年輕而純真的我們?
作為輔導會的第一線服務人員,核心職責即是服務榮民,然而服務奉獻卻是需要傻勁的,這對於還在青年時期擁有很多選擇的役男來說,不但難以想像,且需要虛心學習。面對這群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榮民長輩,我們無須拆屋賣房或傾家蕩產,僅須盡一份心力,做生命的園丁,陪伴這些榮民(眷)長輩,讓他們有一個自在、快樂與健康的晚年,或許對他們來說,就是最好的安慰了。
【作者速寫】王柏鈞,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碩士畢業,服役前曾任職於工研院量測中心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,現於輔導會服務照顧處服勤。
(點閱次數:1012)